母乳喂養的媽媽大多遭遇過乳腺炎帶來的痛苦,乳房腫脹難受甚至還會引起發熱等等。新手媽媽經驗不足,手忙腳亂,苦了自己餓了寶寶。那么什么是乳腺炎,如何預防乳腺炎?
乳腺炎是指乳腺的急性化膿性感染,最常見于哺乳婦女,尤其是初產婦。哺乳期的任何時間均可發生,而哺乳的開始最為常見。根據病變發展過程分以下兩種類型:淤積性乳腺炎和化膿性乳腺炎。產褥期乳腺炎即急性乳腺炎時乳房的化膿性感染,幾乎所有病人均為初產婦,發病多在產后3~4周,臨床主要表現為乳房的紅、腫、熱、痛,局部腫塊、膿腫形成,體溫升高,全身發冷,白細胞計數增高。
、乳汁的淤積:乳汁淤積有利于入侵細菌的生長繁殖。原因有:①
乳頭皸裂,由于乳頭過小,過大,短平,或內陷,由于哺乳姿勢不正確,嬰兒未將乳頭及大部分乳暈含吮在口內,且固定于一側的哺乳時間過長所致。②乳汁過多,排空不完全,產婦沒有及時將乳房內多余乳汁排空。③乳管不通,乳管本身炎癥,腫瘤及外在壓迫, 胸罩脫落的纖維亦可堵塞乳管或者外力的碰撞。
、飲食過于油膩,下奶湯的食物吃的太多,在產后7天內,在乳腺管沒有徹底通暢,一定不要吃下奶的食物,以免引起堵奶而導致乳腺炎。
、細菌的侵入乳頭內陷時嬰兒吸乳困難,易造成乳頭周圍的破損,是細菌沿淋巴管入侵造成感染的主要途徑。另外嬰兒經常含乳頭而睡,也可使嬰兒口腔內炎癥直接侵入蔓延至乳管,繼而擴散至乳腺間質引起化膿性感染。其致病菌以金黃色葡萄球菌為常見。
專家指出,急性乳腺炎早期癥狀較輕時,若沒有出現高熱、化膿,媽媽是可以喂奶的。如果一側乳房發炎,另一側沒發炎,可以用沒發炎的一側給寶寶喂奶,不會對寶寶造成影響。
此外,有些新媽媽擔心患急性乳腺炎后哺乳對嬰兒不好,并且喂奶時有疼痛,因此就停止給寶寶喂奶。醫生提醒,急性乳腺炎早期的乳房結塊其實是乳汁淤積造成的,新媽媽應該保持乳汁通暢,這樣才能減少乳房疼痛,使結塊消失。如果新媽媽既不給寶寶喂奶,也不主動將乳汁排除,乳汁淤積時間一長就難以保持乳汁通暢,反而不利于日后的哺乳。
、早期按摩和吸乳是關鍵。患者可用手指順乳頭方向輕輕按摩,加壓揉推,使乳汁流向開口,并用吸乳器吸乳,以暢通阻塞的乳腺管口。吸通后應盡量排空乳汁,勿使壅積。
、哺乳期要保持乳頭清潔,常用溫水清洗乳頭,定時哺乳,每次應盡可能將乳汁排空。如乳汁過多嬰兒不能吸盡,應借助吸乳器將乳汁排空;發熱,體溫達39攝氏度時不宜吸乳。
、不宜讓嬰兒含乳頭睡覺,哺乳后用胸罩將乳房托起。
、飲食宜清淡,多吃易消化食物,忌辛辣。
、注意精神調理,保持情志舒暢
產后不少媽媽都患有
產后抑郁癥就是因為心情不夠豁達,要相信無論什么事都會有雨過天晴的時候。所以媽媽們應該要保持心情豁達,對待事情保持平靜樂觀的心態,與家人和睦相處,不要總是吹毛求疵、挑三揀四,自在、溫暖是最好的。心情心態好,健康也會歡樂的擁抱你。
、護理好自己的乳房
媽媽們應盡量自己管理孩子和乳房,如果乳汁少,可以想別的方法,不建議人工
催乳,勞累又浪費。
可以學些按摩乳房的手法,經常按摩按摩,媽媽如果對乳房精心呵護,病痛當然也不敢靠近。
、產后飲食
產后飲食一般第一周是清淡飲食,第二周葷素搭配,第三周適當增加蛋白質的攝入。
切記不可攝取過度營養,這樣會導致乳汁過多發生乳腺炎。而且以現代產婦的營養水平,只需正確喂哺、多吸吮,多耐心、休息好,均可成功進行母乳喂養。
、哺乳注意事項
出生后盡可能早地開始哺乳并且一天至少十次。
確保寶寶放置的位置和吸奶姿勢正確。
按需哺乳,如果你的寶寶睡覺超過兩到三小時或者夜里超過四小時,叫醒他哺喂。
讓寶寶吃完一邊再換另一邊意思是等寶寶吃到睡了或者自己離開乳房,不必限制寶寶吃奶的時間。
如果寶寶完全沒有哺乳或者哺乳情況不好,按寶寶吃奶的頻率將乳汁用手擠出或用電動吸奶器擠。
、及時緩解脹奶
媽媽們脹奶是較常見的現象,脹奶會使乳房變得難受,這時建議輕柔地按摩乳房,熱敷時間不能長,冷敷可以減輕腫脹和減少痛苦。
、環境舒適
媽媽們呆的地方最好保持環境清凈,而且居室溫度、濕度都要合適,一般以22℃-24℃為宜,室內空氣要新鮮。
溫馨提示:如開始出現乳腺炎的癥狀:發熱,乳房發紅、疼痛、腫脹、發冷,類似流感的癥狀應及時就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