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多動癥、多動綜合癥是一種常見的兒童行為異常疾病,一般稱之為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這類患兒的智能正?;蚧菊?,但學習、行為及情緒方面有缺陷,表現為注意力不易集中,注意短暫,活動過多,情緒易沖動以致影響學習成績在家庭及學校均難與人相處,日常生活中使家長和老師感到困難。發病男孩遠較女孩多,早產兒童患此病較多。
1、活動過度
大多始于幼兒早期,進小學后表現顯著。上課時小動作不停,撕書,把書本涂得不成樣子,凡能碰的東西部要碰,喜挑逗,常與同學斗毆。
2、注意力不集中
學習時不專心,上課時專心聽課的時間短,對來自各方的刺激都起反應。
3、情緒不穩
沖動任性,會無故叫喊,話多,無耐心,做事急匆匆。
4、學習困難
患兒智力正常,但由于多動帶來學習上的困難,部分兒童存在認識活動障礙和綜合分析障礙。病程,通常為7歲前起病,病程持續6個月以上。
1、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往往成為患者的普遍的選擇方式,但是藥物治療的效果一般,還會引發各種后遺癥,就是所謂的副作用。治療此病的藥物可分為中樞神經興奮劑、抗憂郁劑、抗精神病藥及抗癲癇劑等,但一般以中樞神經興奮劑哌醋甲酯或右旋苯丙胺為常用藥品。
2、認知行為治療
對控制多動行為、沖動控制和侵略行為有效。
3、心理治療
動作過多往往經藥物治療而得到控制。但不可忽視家庭和學校方面的教育和管理。對患兒態度要以耐心、關懷和愛護的態度。對其不良行為及違法舉動要正面地給以教育,多予啟發和鼓勵遇到行為治療有成績時給予獎勵,藥物與教育、行為上的指導相結合更為有效。
1、正常好動的孩子雖然有時也會注意力難以集中,但他們對感興趣的活動能全神貫注,專心致志。 多動癥患兒興趣愛好少,沒什么事情能讓他特別的專注。
2、多動癥患兒卻無此特點,他們的行動較沖動,且雜亂,有始無終。頑皮兒童的行為具有一定的目的,并有計劃和安排。
3、 調皮好動的兒童在嚴肅的陌生的環境中,有自控能力,能安分守己,不再胡吵亂鬧。多動癥患兒自控能力差,無論在什么場合,都是忙碌不停,胡亂吵鬧。
1、遺傳
患兒的血緣兄弟、父親等有較多多動或注意不集中表現;雙生子中單卵雙生子的患病率高達51%~64%;親屬中酒精中毒、反社會人格及癔癥者也較多。
2、環境影響
社會、家庭、心理因素的影響,如不良的社會環境或家庭條件(破裂家庭、經濟貧困、住房擁擠,父母性格不良、酗酒、吸毒、有精神病等),均可成為發病的誘因,并影響病程的發展與預后。
3、母親不良孕史
患兒的母親常在孕期或圍產期有較多并發癥,常有大量吸煙或酗酒史。
4、嚴重的鉛中毒
可產生致命的中毒性腦病、癡呆等神經系統損害,但輕微鉛中毒是否可產生多動癥,至今尚無結論。
5、其他因素
營養問題、維生素缺乏、食物過敏、食品的調味劑或添加人工色素等可能使兒童容易產生多動癥。
1、多動癥不需要治療
多動癥兒童應盡早診治。近半數以上的多動癥患兒成年后,沖動、注意力不集中等仍然存在,不會自然痊愈。
2、治療是醫生的事
多動癥的診治要求家長、老師、醫生以及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和配合,其中老師和家長的作用更大,他們可以通過言傳身教和心理行為治療,改善患兒的行為。僅僅依賴醫生開藥、孩子服藥,療效只能是有限和短暫的。
3、單純藥物治療就行
多動癥強調心理行為治療和藥物治療并重。一般來說,對于輕癥的患兒,采用心理行為治療即可,但對中重癥患兒,則需要加用藥物治療,才能取得明顯療效。
4、怕副作用拒絕用藥
任何一種藥物都有副作用和不良反應,目前治療多動癥最主要的藥物是精神振奮劑,與其他的藥物相比,精神振奮劑的不良反應還是比較小的。經過國內外半個多世紀的臨床應用,發現多動癥的藥物治療對孩子的生長發育和智力等并無明顯的影響。
5、不需要長期服藥
多動癥的病程較長,服藥期也比較長,不能間斷。一般以年計,可達數年,甚至有些患兒成年后可能仍需用藥。
6、每天只需服藥一次
要做到全天控制癥狀,需要每天服藥2-3次。除非用控釋片,每天只需服藥一次。
7、服藥就能提高成績
由于藥物能提高注意力及自控力,改善認知,患兒服藥后成績可能會提高。如果智力較差、或有其他影響學習的因素存在,即使服藥,學習成績也不一定能提高。更不能將服藥后學習成績的提高作為評價藥物效果的唯一標準。
8、藥物會使孩子變笨
藥物用量過大或劑量增加過快后,有些患兒可能會神情木然。只要合理運用藥物,這種現象就不會出現。至今尚未發現有患兒因服用精神振奮劑引起“變笨”或智力減退的報告。
9、服藥使孩子長不高
精神振奮劑抑制生長的作用與劑量相關,主要發生在服用苯丙胺的患兒身上。停藥后身高會反跳,即使長期服藥也不會影響孩子的最終身高。
10、藥物治療會成癮
服用治療多動癥的藥物后,患兒注意力集中,多動減輕,沖動改善,但絕不會產生欣快感及情緒高漲等異常感覺,且所用的劑量較小,即使長期服藥,一般也不會成癮。
相
關
百
科